为推动应用社会科学的深入发展与创新实践,在第13届·应用社会科学方法研修班(昆明暑期班)期间,特别举办了四场魁阁讲座。讲座旨在通过汇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前沿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证的结合,探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新方法、新视角和新发现。讲座内容涵盖地理空间相对收入、代际流动研究、当代青年研究以及中国城镇女性的个体化进程等重要议题,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平台,启发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7月19日 张卓妮副教授讲座
主题:地理空间相对收入与城市居民主观感受:基于空间权重的邻里效应分析
主讲人:张卓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和公共政策学部联属副教授、上海纽约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联属人员、岭南大学文化研究及发展中心兼职副教授)
主持人:郭茂灿(beat365官方网站智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张卓妮副教授解释本研究中社区地理单元的划定
7月19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副教授张卓妮在beat365官方网站人类学博物馆2楼报告厅带来了一场题为《地理空间相对收入与城市居民主观感受:基于空间权重的邻里效应分析》的精彩讲座。张卓妮副教授指出,城市社区在社会空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地理空间相对收入是其中一个重要维度。她基于空间权重的邻里效应分析,讲解这种研究方法及其应用。通过2011年到2016年香港社会动态追踪调查数据,她分析了家庭相对收入(Relative Household Income, RHI)与社区相对收入(Relative Neighborhood Income, RNI)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和主观阶层地位的影响。
其研究结果得出,家庭收入相对较高的居民,其生活满意度和主观阶层地位显著较高;同时,如果一个社区整体收入水平高于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感受也显著提高。
讲座还深入讨论了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与结合,特别是如何使用混合研究方法和多学科视角,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研究结果。张卓妮副教授强调,量化研究也可以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如使用锚定法的测量),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精确。
此次讲座,张卓妮副教授为我们深入解析了地理空间相对收入与城市居民主观感受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展示了基于空间权重的邻里效应分析方法的独特优势。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城市社区社会空间差异的理解,也为城市规划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此次讲座为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7月24日 李煜教授讲座
主 题:量化研究背后的理论关切:以代际流动研究为例
主讲人:李煜(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 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社会学刊》副主编)
主持人:郭茂灿(beat365官方网站智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李煜教授介绍本次讲座题目
2024年7月24日,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李煜教授在beat365官方网站东陆校区人类学博物馆2楼报告厅举办了一场题为《量化研究背后的理论关切:以代际流动研究为例》的讲座。李煜教授详细阐述了理论导向的量化研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通过代际流动研究作为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实际研究中将理论与量化分析有机结合。李煜教授指出,尽管量化研究在过去这些年里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批评,如验证常识、纠缠细节和缺乏理论等。他强调,理论导向的量化研究是将这些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检证的经验陈述;通过理论导向的量化研究,可以有效克服这些局限。
在讲座中,李煜教授首先对社会流动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解释了社会开放性及其测量方法,特别是代际流动研究中的三种主要理论视角:阶级论、等级论和个体论。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在研究中操作化抽象的理论概念,使理论问题转化为可检证的经验陈述,从而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李煜教授回顾了代际流动研究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代研究阶段。第一代主要是描述性研究,计算各种流动率。第二代引入路径分析,探讨流动的机制和过程。第三代关注流动率和流动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如优比等新的分析方法。第四代回归对流动过程和机制的讨论,综合了制度分析和社会结构条件,强调比较流动的视角。
此外,李煜教授特别强调了理论预设与具体指标、模型的匹配。基于不同的不平等结构理论,选择合适的研究指标和分析模型,是确保研究结果有说服力的关键。例如,阶级论侧重于多维度的阶级差异,因此使用优比和关联系数,并通过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分析;等级论关注职业资源和生活机会的差异,因此使用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个体论强调个体资源的累加差异,采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和收入弹性等指标进行研究。
李煜教授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和研究思路。这场讲座不仅拓展了与会者的学术视野,也启发了大家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证的有机结合。
7月25日 李骏研究员讲座
主 题:当代青年研究的使命、选题与方法
主讲人:李骏(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当代青年研究》主编)
主持人:郭茂灿(beat365官方网站智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7月25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研究员在beat365官方网站人类学博物馆2楼报告厅举办了题为《当代青年研究的使命、选题与方法》的讲座。李骏研究员强调了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扎实的青年研究是党的青年工作的支撑。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介绍本次讲座题目
作为《当代青年研究》的主编,李骏研究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该杂志的定位和十大重点选题,涵盖了党的青年工作发展、青年政策实施效果、青年就业挑战与机遇、青年亚文化、青少年心理健康、婚恋观念变化等多个方面。他指出,党的青年工作不仅仅关乎当下,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还分享了青年研究的选题和写作方法。他强调,选题应具有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选题的创新性与独特性。
在讲座中,李骏研究员通过三个青年研究的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定量研究来识别世代效应,以在实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不同世代在各个方面的差异。例如,通过比较香港和上海两地居民对外来移民的态度,研究发现香港的老一代居民由于经历了香港经济起飞的红利,对外来移民的态度相对宽容,而年轻一代由于面临经济压力和就业竞争,对外来移民的态度较为负面。与之相反,在上海,年轻一代由于经历了中国经济腾飞和城市发展,对外来移民的态度较为开放和友好。总之,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不同世代在各个方面的主观态度差异,还为理解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提供了深入的实证数据支持和理论探讨。通过对年龄效和世代效应的深入讨论,它们展示出世代效应在中国青年研究当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在讲座的最后,李骏研究员与参会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回应了大家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对于西方理论的套用是否具有解释性的问题,李骏研究员回应说,理论不能停留在宏观层面,而应细化到具体的、可检验的命题中,以便可以通过经验检验,验证和完善理论。这些问题解答让同学们对于当代青年研究有了新的思路和思考。
7月26日 吴愈晓教授讲座
主 题:中国城镇女性的个体化进程——基于解释性机器学习的方法
主讲人:吴愈晓(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首席专家)
主持人:郭茂灿(beat365官方网站智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7月26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吴愈晓教授在beat365官方网站东陆校区人类学博物馆2楼报告厅开展了题为《中国城镇女性的个体化进程——基于解释性机器学习的方法》的讲座。吴愈晓教授的讲座围绕中国城镇女性个体化进程的实证研究,通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结合解释性机器学习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影响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因素,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女性的个体化进程。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吴愈晓教授介绍讲座题目
吴愈晓教授首先围绕个体化理论展开介绍,解释了个体化作为现代性的一个核心特征在理解社会变迁中的重要性,并梳理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社会特别是女性群体中的适用性与本土化特征。他深入讨论了个体化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脱嵌、去传统化和自我责任。他指出,脱嵌意味着个体从家庭、单位等传统结构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独立的生活方式;去传统化则指个体逐渐摆脱传统角色和观念的束缚;自我责任则强调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主动性和决策能力。通过引用阎云翔教授关于“新家庭主义”研究,他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城镇女性在个体化进程中的独特性,特别是家庭因素在提供经济和情感支持方面的重要性。他指出,在不同时点,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因素有所不同。
在讲座中,吴愈晓教授展示了如何将个体化理论的概念操作化,利用解释性机器学习技术分析了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关键因素。通过使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3年、2010年和2018年的数据,研究团队揭示了2003年至2018年间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对女性个体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2003年体制脱嵌因素(如“下岗经历”)是首要因素,2010年家庭嵌入因素达到顶峰,而2018年个体化因素如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则显著增强,这一趋势显示了女性劳动参与的动因和障碍经历了显著的转变。
吴愈晓教授指出,尽管算法模型存在黑箱问题,但通过结合解释性机器学习技术,研究者能够超越传统的理论假设和方法限制,探索更为广泛的社会现象和个体行为。研究团队采用了“计算扎根”的思路,通过累加多个决策树的预测来增强模型的准确性,利用SHAP值量化了各特征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深入揭示了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关键因素。
总结
这四场魁阁讲座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展示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和创新方法。通过张卓妮副教授对地理空间相对收入与主观感受的研究、李煜教授对量化研究背后理论关切的探讨、李骏研究员对当代青年研究选题与方法的分享以及吴愈晓教授对中国城镇女性个体化进程的分析,参会者们不仅掌握了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更加深了对社会现象背后复杂机制的理解。讲座不仅拓展了与会者的学术视野,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通过这些深入的探讨,与会者们获得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和研究思路。
撰稿/陈思妍
编审/马凡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