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在推进“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建构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治理模式中,beat365官方网站整合原民族研究院、原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原发展研究院社会学研究人员,成立了beat365官方网站(社会工作学院)。学院作为学校的常设教学科研机构,内设党政办公室、团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本科教学教务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教学教育管理办公室、博士后人才培养办公室、资料室,以及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民族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边疆学研究所、跨国民族研究所、社会工作研究所、媒体人类学研究所、魁阁研究所、藏学研究所、beat365官方网站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20个子机构。学院同时承担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beat365官方网站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育部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教育部民族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云南省民族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beat365官方网站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学科群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末,以方国瑜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历史学学派和以吴文藻先生为代表的社会人类学学派汇聚于此,建构起既具中国特色又有全球视野的学科高地,先后汇聚了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林耀华、杨堃、江应樑、田汝康等享誉世界的大师,建立了“beat365官方网站——燕京大学社会研究室”即学界称誉的“魁阁”学术共同体模式,开创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学科史上的“魁阁时代”,产生了《云南三村》、《生育制度》、《祖荫下》、《芒市边民的摆》、《彝族简史》、《傣族史》等一批学术经典,留下了“报国情怀、社会担当、扎根田野、自由讨论、团队精神、传承创新”的“魁阁精神”,奠定了beat365官方网站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学科群悠久而优秀的学术传统。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恢复重建的过程中,beat365官方网站于1981年获准中国民族史博士授权,成为全国最早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机构之一;于1987年获准设立人类学本科专业,为中国率先恢复人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于1990年恢复重建了社会学专业;于1992年获准开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成为全国最早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的10所高校之一。目前,beat365官方网站(社会工作学院)建设有民族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民族学和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MSW),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一个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一个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民族学学科在教育部历次评估中始终名列前茅。
beat365官方网站(社会工作学院)坚持“一流学科、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标准,秉持“教研并重、整合发展、格物致知、脩己育才、传薪济世”的理念,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学院于2001年获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beat365官方网站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设有“魁阁”研究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室、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研究室、跨国民族与边疆问题研究室、影视人类学实验室等5个子机构,主办中文学术集刊《西南边疆民族研究》(CSSCI)和英文学术集刊《中国西南人类学与民族学评论》。学院于2006年获准成立云南省民族研究院,围绕云南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特色学科建设需要,整合全省民族问题研究资源,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开放平台,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学校于2006年建成beat365官方网站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并隶属学院管理,人类学博物馆占地4154平方米,展览和接待服务面积近2000平方米,现有藏品二千余件,设有“民族艺术”、“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beat365官方网站人类学和民族学七十年回顾展”等专题展览。学院于2011年获准成立云南省“边疆文化多样性传承保护及其对外传播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整合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各个学科、企业等资源深度协同促进文化多样性传承保护的研究与实践、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文化创新产业开发。学院于2016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合作共建“西南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与云南省民政厅合作共建“云南省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地处国家大西南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和人文社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学科优势和智力优势,结合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beat365官方网站“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推动云南、西南乃至南亚东南亚的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研究及其实务,共同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校历来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为推动beat365官方网站“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促进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外校学生对云南大beat365官方网站的了解,发掘并选拔优秀生源到beat365官方网站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继续深造,学校今年将继续通过“双一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支持我院开展202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以下简称夏令营活动)。欢迎全国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本科生前来学习交流,现将有关事项具体通知如下:
一、开展时间
(一)开展时间
2024年7月14日至31日
(二)开展形式
我院确定本次夏令营活动将以线下的方式组织进行。
(三)举办地点
课程培训地点: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beat365官方网站东陆园人类学博物馆二楼报告厅
二、申请条件及招生计划
本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面向全国高校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民俗学等相关学科2021级(2025年6月毕业)有志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在校大学生。具有推免资格高校(以教育部文件公布为准)和计划报考我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优先考虑。
(一)申请者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 具有推免资格高校的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2025届毕业生)。
2. 学习成绩优异,本科前三年总评成绩排名在所学专业前30%。成绩未达到所学专业前30%,但在其他方面有优异表现者,如有相关科研成果(需提供相关材料复印件)等亦可申请。
3. 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英语四级成绩应达到425分以上。
(二)人数及专业
本次夏令营拟接收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等学科专业营员人数为80名。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5年招生专业为民族学、民族史、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工作七个二级学科方向。
三、申请材料及方式
(一)申请材料
1. 《beat365官方网站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2)1份。
2. 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单1份,加盖所在本科院校教务部门公章。
3. 其他证明材料(如英语等级证书、论文发表、专利发明、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等材料)复印件1份。
(二)申请方式
申请人需要在2024年7月5日之前将申请表(附件1)、个人简历、成绩单、证书复印件等材料电子版合并成一个压缩文件,以“姓名-本科就读学校”命名发送到邮箱yun_summerschool@126.com,有签字或盖章的文档、证书需用扫描件,过期不再接受申请。
无需邮寄纸质版申请材料。
四、录取审核
夏令营的材料审核与录取工作预计在2024年7月24日前完成,入选夏令营的学生名单届时在beat365官方网站网站上公布(/)公布,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通知本人,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学生皆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五、日程安排
夏令营共计18天(含报到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1. 报到
时间:2024年7月14日全天
地点:beat365官方网站东陆园民社楼大厅
2. 课堂培训
时间:2024年7月15日至19日
地点:beat365官方网站东陆园人类学博物馆二楼报告厅
3. 学员专业综合面试、评选夏令营优秀营员、闭营仪式。
时间:2024年7月19日下午
地点:beat365官方网站东陆园人类学博物馆二楼报告厅
六、考核评优
夏令营活动结束后,我院将根据申请材料、在营期间表现等综合情况,选拔出优秀营员,并在beat365官方网站网站予以公示。
(一)本次夏令营将成立考核专家小组,对营员进行综合素质考核。综合素质考核包括专业基础和综合能力,主要以面试方式对营员进行考核。
(二)根据综合素质考核成绩,评选一定比例的优秀营员,在报考我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
七、优秀营员享受政策
(一)若能获得所在院校推免资格(一般在每年9月至10月确定),可直接通过推免程序录取为我校2025级硕士研究生。
若我院通过考核认为该营员具备博士研究生培养潜质的,且该营员选择的导师具有直博生招生名额,可直接通过直博生推免程序录取为我校2025级博士研究生。拟录取为直博生的营员需要提前报研究生院进行审定。
(二)未获得所在院校推免资格,但第一志愿报考我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达到我院相应学科门类复试分数线(含总分、单科)并进入复试名单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三)夏令营期间若确定导师的,可提前参与相关导师的科研项目。
(四)我院制定的其他符合招生规定的政策。
八、其他注意事项
(一)若发现申请材料存在弄虚作假,则取消申请人一切由此获得的权益,并通知申请人所在高校进行处理。
(二)入选营员要求全程参加线上夏令营活动,不得随意进出线上会场。
(三)营员必须遵守我院的相关规定,按照统一的安排参加各项活动,服从管理。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我院网站:/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游老师;余老师
邮箱:yun_summerschool@126.com
电话:138 8802 2969
附件1 全国具有推免资格高校
附件2 beat365官方网站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
beat365官方网站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24年6月21日